秋高气爽,云淡风清,一派金秋盛景。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收获的季节里,10月7日下午,2023 年姑苏区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年组)优质课评比复赛在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拉开帷幕。
勤惜实验小学的万莉老师、平直实验小学的王晓玲老师以及平江实验学校的夏红梅老师从初赛中脱颖而出,进入了本次复赛。三位老师精心准备,以四年级《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为课题,进行同题异构,呈现出了三节风格各异的课堂,为听课老师们带来了一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盛宴。
赛后,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就此主题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探讨教师教法、学生学法,致力于新课标的落地,努力推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实践中真正落实。
在教研活动中,道法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
汪晓逸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小插台形式,选择难度适中的折衣服比赛,让孩子们来展示自己学到的家务技能。在小擂台的流程安排上,可以先进行四人小组比赛,再选出代表参加全班的比赛。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只做课堂的旁观者。
蒋雪艳老师说,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的学生生活画面,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做家务的一些主观原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辨析他人的观点,让学生理性思考做家务的意义与价值,懂得自已也是家里的小成员,不能只管好自己的事情,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为家庭出力,为父母分担,做个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好孩子。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叶菲老师谈到,我们可以根据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角色中去学会口语交际。比如可以利用劳动课时间,师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共同进行口语交流或分享劳动小妙招,体验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此次教研活动,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老师们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同时为教研工作积蓄能量,实现智慧资源的共享,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共同携手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