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实小:“墩墩”姑苏行 非遗也爱“墩”
北京冬奥会正在进行时,呆萌可爱的冰墩墩已经成为了顶流。报到日当天,金阊实验小学校多才多艺的家长和可爱的孩子们放大招了。一墩难求?不存在的!
眼前的这一苏式船点作品“冰墩墩游姑苏”就出自金阊实验小学校二(7)班甘琳同学的爸爸甘晓伟和同事陈海艳之手。甘爸爸介绍到,苏式船点是江苏地区传统名点,相传起源于明代,当初采用米粉和面粉捏成各种动、植物形象,在游船上作为点心供应,因而得名。后经名师精心研究,专用米粉为原料,制作出的船点精巧玲珑,既可品尝,又可观赏。苏州船点是苏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生活情趣上的审美。
船点工艺精致、别具一格,已然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更高层次的对生活情趣的审美,不过,要把抽象的船点做成冰墩敦,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为了排解“思墩之情”,甘爸爸带着二(7)班的同学们做起了船点冰墩墩,自己动手,实现了冰墩墩自由!
二年级的孩子们显然对面前颜色各异的面团子们充满了兴趣,这些小玩意经过老师们双手的塑造,最终变成了小鸭子、南瓜或是荷花。孩子们也忍不住要对这些面团子们施展自己的“魔法”啦。
首先,面团的弹性难以塑形,要将揉好的面团调色,揉揉搓搓,-切都是那么的小巧精细,就差要掏出放大镜来了。随后,将彩色的面团搓成条,绕在一起就成了墩墩身上的七彩光环,再取一小团粉色进行彩妆。把所有的小零件安装到一起,一个个冰墩墩就萌萌诞生啦。揉搓、擀平、定型......二(7)班的孩子们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细致地制作着冰墩墩。
同学们看着大家合作完成的“冰墩墩游姑苏”,兴奋地说:“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特别可爱,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特别有成就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真的可以得到一个冰墩墩,带着他游遍我们美丽的苏州。”
苏州船点被誉为苏州点心中的“阳春白雪”。金阊实验小学校校长杨明媚表示,今天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有了沉浸式非遗体验,也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课,用自己的努力为冬奥加油。文化是姑苏的底色与灵魂。学校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新学期里,学校也将继续做好“非遗进校园”,让非遗有机融入同学们日常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