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职业体验,遇见未来的自己
“当有人受伤时,我们不要惊慌失措,我们可以这样来包扎伤口……”一早,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的乐创课程职业体验中心就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职业体验小课堂的开课。
职业启蒙作为一种有意识地影响学生体验、认知、探索以及规划职业的活动,对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完善全生命周期职业教育体系和推动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致力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在学校创建了乐创课程职业体验中心,为学生在校园内搭建了一个体验各种职业的平台。
正值“家长参与学校”周,学校邀请了乐于参与学校乐创课程之职业体验课程的家长们,走进学校职业体验中心,为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职业体验学习课程。
本次职业体验课程的主题是“医务工作者”。得知这一主题,在医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爸爸妈妈们自告奋勇来到学校授课,吸引了许许多多想要体验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的同学们参与课程。
我是急救小专家
突然受伤怎么办?止血和包扎很重要!
三(5)班胡博一同学的妈妈告诉同学们,在我们受伤后,止血和包扎是处理外伤口的常用方式之一。及时和正确进行止血和包扎,可以达到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等效果。相反,错误的止血和包扎可能会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还可能会造成新的伤害、留下后遗症。胡博一妈妈带着同学们认识了三角巾和绷带等急救材料,她邀请几位同学扮演小伤员,手把手教同学们使用三角巾和绷带进行包扎的方法。
常见的三角巾包扎法有:头部包扎法、单眼包扎法、双眼包扎法、下颌包扎法、单肩包扎法、双肩包扎法、腹部包扎法、膝(肘)部包扎、手掌包扎法。
常见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疏松螺旋包扎法、反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人字形包扎法。
在学习后,胡博一妈妈请同学们自己动动手,试着完成一次模拟包扎。同学们认真地回忆着包扎步骤,仔细地处理着“伤口”。
职业体验,我有收获
蒋田京果:今天胡博一妈妈来给我们上急救知识课,我很兴奋。我学到了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以后遇到划破手、流鼻血等事情,我再也不会惊慌失措了。我还上台当了一次小伤员,让阿姨给我包扎,我特别激动。
胡博一:今天我妈妈来学校给我们上急救知识课,我特别高兴。昨天妈妈和我在家先练习了如何包扎伤口,今天我配合妈妈,给小朋友做了示范,我觉得很光荣。
张艺赢:今天的急救知识课我听得很认真。阿姨还让我上台进行了示范,我觉得特别光荣。虽然我的包扎技术还不熟练,但是我初步知道了怎样包扎伤口,我觉得很有收获。
朱晗诚:今天在课上,我扮演了一名头部受伤的伤员,让胡博一妈妈给我包扎,我觉得特别好玩。我们以后玩闹一定要小心,不要受伤。
意外烫伤怎么办?急救五步要记得!
二(7)班孙静伊的爸爸教给同学们烫伤后处理的五个步骤,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第一步:冲。烫伤后,我们要迅速将烫伤的部位侵泡在冷水中,或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30分钟。
第二步:脱。冲洗伤口后,要在水中小心地除去衣物,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还要注意不要刮伤拉扯烫死的皮肤。
第三步:泡。用冷水浸泡30分钟。孙爸爸还提醒大家,为了避免小朋友在冷水中浸泡太久而感冒,我们可以用20度左右的自来水冲洗伤口约5分钟,就可以送医急救了。
第四步:盖。我们可以用干净的毛巾盖住伤口,但不要涂抹任何药物。
第五步:送。简单处理之后,我们要将烫伤患者转入到设施完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
为了帮助同学们记住处理意外烫伤的步骤,孙爸爸还教给同学们一首儿歌——烫伤之后要降温,冷水冲洗十几分,食品药物别瞎抹,保持清洁才是真。
职业体验,我有收获
王子衿:医生的工作既琐碎又辛苦,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小事中需要的是强烈的责任心。我们应该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谢这些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工作者们。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我们的生活幸福健康。
周震霆: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学会一些急救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
异物窒息怎么办?海姆立克急救学一学!
当遇到有人因为异物感到窒息,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四(7)班谭子昊同学的妈妈为同学们进行了答疑解惑,在现场将急救过程演示给了同学们看。
谭妈妈提醒同学们,在识别症状后,要先拨打急救电话120,在征得患者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才能按照方法对其进行施救。海姆立克急救方法可用于婴儿、儿童及成人、孕妇或肥胖者,也可用于自救,但具体操作方法不同。
当患者为一岁以上儿童或成人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急救。如果患者意识清醒,让患者站立,我们站在患者身后,先双臂环抱他的腰部,使其上身前倾。然后,我们一只手握拳,拳眼放在患者肚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后上方冲击,直到患者将异物吐出。
职业体验,我有收获
梁梓豪:总以为医生穿着白大褂,很神奇,很神秘,当我参与了模拟职业体验,我才知道医生也是普通人,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我很宝贵的经历。
心跳呼吸骤停怎么办?心肺复苏要做对!
五(1)班周子洋同学的爸爸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步骤,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第一步:判断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
第二步: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
第三步:呼救。向四周大声喊:“来人啊!来人啊!来人啊!”
第四步: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看是否有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5秒以上10秒以下)。
第五步:松解衣领和裤带。便于接下来的施救。
第六步: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第七步:打开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仰头抬颌,确保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第八步:人工呼吸。人工口对口呼吸,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频率10-12次/分。
第九步:持续两分钟的高效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第十步: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第十一步: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并发现有搏动,需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职业体验,我有收获
五(1)班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医生职业体验活动。经过周子洋爸爸的细心讲解,我们学会了现场急救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知道了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利用人工呼吸及胸部按压维持伤病员的呼吸及循环,使血液可以携带氧气到达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以维持生命。在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时间把握和施救方法尤为重要。周子洋爸爸组织我们一起高声呼救,还让我们体验帮助假病患进行心肺复苏。百说不如一练,在亲自实践后,我们才认识到正确的心肺复苏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我们要继续学习和练习。生命是脆弱的,为了防范意外的发生,我们有必要知道并掌握一定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术,这不仅对我们自己有极大的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我是爱眼小达人
一(8)班的王爸爸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爱眼护眼小课堂。他通过图像模拟视力损害的结果,让同学们体验视力下降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王爸爸告诉同学们,电子产品对我们的视力有很大的危害,我们要少看、少玩,要爱护我们的眼睛。眼保健操非常重要,同学们要认真做,每一节的动作都要规范。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和热情,王爸爸准备了一些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距离为:5m),奖励给积极参与课程的同学们。
同学们,我们要知道正常视力的标准,学会自我视力筛查,要建立起定期检查视力的意识,在发现可能存在视力不良的情况下,要立刻告诉爸爸妈妈,积极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哦!
我是心理小医生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外在的身体健康,也要时刻留意自己内在的心理健康。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起始阶段,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或缺乏自我意识,不能欣赏自己的闪光点,缺乏自信心。六(4)班的薛妈妈带领同学们通过活动体验心理医生的工作,鼓励同学们发掘自己的优点,也学着去帮助别人。她告诉同学们,心理医生很多时候就是在帮助别人找到自己,爱上他自己,而在这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着爱我们自己。
职业体验,我有收获
六(4)班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自己的优缺点都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要学会爱自己,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我们也要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着去帮助别人。等我长大以后,我也想成为一位心理医生。
通过本次“医务工作者”职业体验课程,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的同学们对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掌握了许多必备的急救技能、爱眼知识、心理调节方法。通过职业体验,有的同学对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岗位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认知、职业倾向,在学生心中埋下了职业理想的种子。“沉浸式”职业体验,让学生遇见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