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网络空间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欺凌问题也日益凸显,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我国出台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条例》共7章60条,其重点在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拒绝网络、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范校长从青少年网民数量庞大,安全使用网络意识不强、个人信息被盗采滥用、沉溺网络荒废学业等方面讲述了用法律规范、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性,强调共筑坚实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才能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防治网络沉迷方面,条例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取向。许多老师表示,条例强化了学校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对一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教育、引导,把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