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海探航 >> 课题视窗 >> 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正文

12月份姑苏区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2021-03-03 作者: 点击:

20202021学年度第 学期


活动主题

在练习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活动时间

2020.12.08

参加对象

课题组全体教师

以练习课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undefined

活动评价

及反思

数学的练习课并不只是纯粹的进行题目练习,而是首先要精心设计练习的题目,将题目按照所学知识点进行分类练习,同时,练习题要与例题对应起来,找到练习题所属的知识点,回顾知识后在进行练习。此外,还要注重练习后的交流与反馈,让学生多多参与反馈。

反思,练习课要做到以下几点:1.练习课不要按书上的题号顺序做题。2.要设计好板书内容。3.讲评尽量让学生去评,让学生去听,对讲的学生进行评论。

活动系列材料

附件:

1.活动报道

2.活动照片

3.活动过程性材料

在练习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本次活动由徐娟老师执教《认识11~20各数的练习》,戴霞兰老师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低年级和高年级教研组的全部老师一起参与听课活动。课后由专家对课进行了评课指导,并针对练习课的特点提出几点教学要求。参加研讨的老师学习讨论,收获良多。

两位老师的练习课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设计恰当,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个环节都精心准备,都有明确的意图。在评课讨论环节,专家结合练习课的教学要求,提出了几点:1.练习课不要按书上的题号顺序做题。2.要设计好板书内容。3.讲评尽量让学生去评,让学生去听,对讲的学生进行评论。

undefined

认识11-20各数的练习

苏州市金阊实验学校 徐娟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8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中理解、掌握十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形成一图四式的认知结构。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树立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小棒、PPT

一、 导入

今天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1-20的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二、旧知复习

1说一说:

这里的小棒是几个几,表示几?计数单位是几?

9个一是9 ,计数单位是一

谁再来说一说?

这里的小棒是几个几,表示几?计数单位是几?

10个一是10,计数单位是一

10除来用10根小棒,还能怎么表示?

1捆小棒。

1捆小棒表示什么意思?

1个十

计数单位是什么?

计数单位是十

10个一和1个十都能表示10,但计数单位不同。

这副图呢?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

这是什么?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这个计数器表示的数是几?12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再来说一下.

这个计数器上的数表示几?

20 20里面有2个一

个位上的零可以不写吗?

我们需要写0占位。

我们再来看,这个计数器表示的数是几?十位上要写0吗?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都难不倒大家!

算一算。

请同学们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10+5 5+10 15-5 15-10

9+10 10+9 19-9 19-10

2.学生活动摆一摆。9-20

学生用小棒摆,边摆边说说数的组成。

老师说数,请你用小棒来摆一摆。

9,10

你为什么要捆起来呢?看起来更清楚。

真棒。和他一样捆起来的小朋友把小棒举起来。

11,你是怎么摆的?

12,你是怎么摆的?

12,13,14,15,16,17,18,19,20

20,你是怎么摆的?

请学生齐读这些数,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数。

小结: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说数

出示图

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是多少只蝴蝶?

把10只圈一圈。

请学生完成练习十第1题,先圈出10只,再写出一共多少只。

2老师请来了更多的数字宝宝,我们一起从小到大来读一读,再从大到小来读一读

再读给你的伙伴听。

问:

(1) 这些数中,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2) 12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你能照样子说说几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吗?

(3) 这些数中,比15大的数有( ),比4小的数有( )个。

(4) 在7和17之间有( )个数。

对这些数你还有哪些认识要介绍给大家吗?

小朋友完成的非常棒,我们对这些数有了更好的认识。

3.找规律

请大家完成数学你会填一填吗?大家自己动脑筋完成。

你是怎样想的?

你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规律呢?

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

4.游戏:猜一猜。

老师请来几个数字宝宝,看看谁能猜到我请来的谁?

数字卡片:猜猜来时请来的数字宝宝是几?

还可以让学生来给大家猜,

伙伴之间猜。

四、检测

1.不计算,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你是怎么想的?

2.用两颗珠子在计数器上能表示出哪些数?请你画一画,写一写。

最大是几?

最小是几?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哪些方面的知识得到巩固来?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练习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戴霞兰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经历除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和加深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在小数除法计算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有关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

1 、填一填:

0.42 ÷ 0.7 = □÷ 7 1.04 ÷ 1.3 = □÷□

0.4 ÷ 0.25= □÷ 25 9 ÷ 0.18 = □÷□

(1) 学生独立解答 .

(2) 班内交流,说说根据什么填的?

2 、请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针对性练习)

7. 4 ÷ 3.7 (单纯移动小数点) 123 ÷ 8.2 ( 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 ) 6.21 ÷ 0.3 (商中间有 0 ) 2.08 ÷ 3.2( 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 0 继续除 )

(1) 独立解答。

(2) 班内交流,并说说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

三、分层练习

1 、计算并发现规律

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他各栏里的数吗?

被除数273 2730 27.3 0.273

除数13 1.3 0.13 0.013

商 21 21 21

(1) 学生独立填。

(2) 班内交流,说说是怎么填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

2 、二次探索规律。

解答课本第24 页第 3 题。

180 ÷ 24= 13.5 ÷ 30=

18 ÷ 2.4= 13.5 ÷ 0.3=

1.8 ÷ 0.24= 13.5 ÷ 0.03=

(1) 解答 表格。

(2)小组合作 交流 发现的规律 。

(3)小结规律: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几倍。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几倍

3 、三次探索规律。

(1)观察上面已计算的各题,按要求分类,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商大于被除数的有:

商小于被除数的有:

(2) 小组合作 交流。

(3)小结规律:

除数大于1 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 1 时,商大于被除数。

四、综合练习

1 、在○里填上“ < ”、“ > ” 或“ = ”

48.5 ÷ 16 ○ 48.5 1.8 × 2.9 ○ 1.8

210 ÷ 1.4 ○ 210 1.06 × 0.9 ○ 0.9

7.26 ÷ 1 ○ 7.26 9.4 ÷ 1.2 ○ 9.4 ÷ 0.12

32.4 ÷ 0.4 ○ 32.4 3.98 × 1.02 ○ 3.98 ÷ 1.02

(1) 谈话:你能运用我们上面发现的规律来进行判断吗 ?

(2) 班内交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解决问题: 假日里, 王 老师带部分同学去森林公园。

售票处:门票每人4.50 元

老师:我一共花了58.5 元买门票。

学生:老师,还要准备32.5 元买回去的车票!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你的学习表现有何评价?


上一条:2021.03月课题活动记录表

下一条:10月份姑苏区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2899号-2

学校地址:姑苏区广济路86号

学校电话:65334937

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