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课堂为根。小初衔接高效落地课堂,提升教师衔接的意识,提高衔接课堂的质量。2022年11月17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苏州市小初衔接专题活动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小初衔接美术课堂以传统文化进课堂为中心,以《复制与传播》为课例,小学中学教师共同探究美术课堂教学如何高效开展。我校全体美术教师全程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首先,王佳老师和陈淑娟老师同题异构,执教了《复制与传播》。
两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色,从不同立足点对苏州非遗传统文化——桃花坞木刻年画进行了分析、讲解与演示,也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有了丰富的体验活动,从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两位老师展示完课例后,是教研员范小虎老师对小初课堂建设提出了建议。强调了系统化、模块化制定小初美术学科课程建设规划,聚焦小初美术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后,我校美术组老师开展了深入研讨,一致肯定了尊重学生的美术体验、引导从体验中自主探究新知、以美术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美术课堂的重要性。艺术对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或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双减”背景下,美术教师最大化地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能效,让美育教育提升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