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少年先锋 >> 正文

【乐·少年先锋】星星火炬照领巾,云端寻访学先锋

2021-03-24 作者: 点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利用假期开展了“红领巾云寻访”活动。


17299


少先队员们“走进”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红色主题教育网站,寻访党的初心使命,重温先烈的英雄故事。通过“云寻访”,少先队员对党的朴素感情被充分激发。

六(1)中队的叶弘毅寻访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写下了寻访日记,日记中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无上敬意;六(6)中队的欧阳慕凡寻访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回顾了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后,少先队员生发了“吾辈自强”的感悟。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六(6)中队 欧阳慕凡

说起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中国人的心都是沉痛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将它铭记于心。

今年我去南京参加一场考试,疫情之下,爸妈和我也没有到处走动,但是来到了南京,我还是很想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一看,在网上一查,发现需要提前预约才能进行参观,无奈只好放弃了。这事儿一直放在心里,这次寒假,我利用空余时间对纪念馆做了一次“云寻访”。

网上能查阅到许多相关的食品和资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又叫江东门纪念馆。它是为了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而筹建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建造的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在网上对纪念馆做云参观,就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一样,残酷的暴行,和侵略者丑恶的嘴脸,让人心须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为纪念遇难同胞而设的雕像,让我看到了贫穷落后的底层人民的无助。看到万人坑的照片,遇难同胞的照片,更是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落后就要被挨打,落后就要被侵略,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直在提醒我们,只有不断的发展强大,才能保家卫国。

虽然这段历史已经离我们很远了,我们的祖国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努力学习,回报祖国是每个少先队员从小就要树立的使命。希望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团结,我们的民族越来越有力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六(1)中队  叶弘毅

寒假在家,我想要参观烈士陵园,但因为疫情,出不了门,所以只能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故事。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浏览着有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资料。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在这里安葬着副参谋长左权、《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石鼎、抗日英雄范筑先等烈士。

被安葬在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为了国家做出了数不胜数的巨大的贡献。他们,以热的汗和红的血,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正因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刘伯承"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等曾先后来园参谒,亲笔题词,并对陵园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

在疫情期间,无数医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离开了亲人,奔赴一线,与时间赛跑,顾不上睡觉,救下了一个又一个病人……每位医生做出的贡献,美好的品质,难道不是和烈士一样吗?

烈士们为了让中华崛起而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医生们为了抗击疫情奉献了时间与精力,作为小学生,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中成长,长大更应该回报社会。在此,我呼吁大家,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先队员们还利用微信、QQ 群等网络工具,在线开展了“寻访百名身边的党员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六(2)中队的沈哲文、丁逸雯、贾恩忻等同学组成的寻访小队,利用网络联系了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奔赴武汉抗议的王滢意识和叶珣医生。寻访之后,大家都写下了自己的寻访感受,少先队员贾恩忻更是洋洋洒洒写下了两千多字的寻访体验,至今最美逆行者,学习我们身边的党员先锋。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六(2)中队  丁逸雯

这次的疫情突如其来,令人防不胜防。新冠疫情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为了更加了解疫情,我们采访了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前往武汉支援的抗疫先锋王滢主任和叶珣主任。

王滢主任是第一批去武汉支援的队员。在年初二的凌晨2点,王主任所在的医院紧急通知让所有愿意去支援的医生2个小时内收拾好行李出发。有的医生连家人都来不及告别就急匆匆的去了。

叶主任是第二批援助队员。他描述到:“当时的物资很少,治疗甚至还在摸索阶段,没带什么防护物资。当有些重症病人症状无法缓减时,医生护士的心里真的很难受,对新冠疾病进展的不了解,让所有医务人员都很焦急,那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好无力,只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能力,救治更多的病人。”

医生们连夜赶去支援,那么他们的孩子又是怎么样呢?我们继续提问。王主任的孩子5岁,才上幼儿园。王主任临走前对她的丈夫说:“把孩子照顾好。”医者仁心,为了抢救病人,放弃了对孩子的陪伴,作为一个母亲,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叶主任的女儿五年级了。令我们敬佩的是他的女儿十分支持与理解她父亲的做法,并为她的父亲能为国家做贡献有着深深的自豪感。这也消无声息的彰显她对父亲的爱。

对于雷神山与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立,叶主任与王主任都表示:通过雷神山医院的建造,我们中国人也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的团结和力量!只要是中国人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到!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2位白衣天使满满的爱国情怀。

当我们问起病人的情况时,王主任告诉我们,那时整夜响着救护车的声音,都是运送病人的。但是,床位全满了,住不进去。许多病人认为只要能住进医院就有救了,把病床当做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还有的病人刚来就走了,来不及抢救,对医生来说是非常痛心的。叶主任说:“新冠病人被收治进病房后,那时候的他们是非常脆弱的。很多病人住院后和家人失去联系,他们非常依赖医生和护士,对医务人员也是十分信任的。那时候,很多病人都很焦虑、无助、甚至绝望。医生不仅仅是要救治病人身体上的病痛,还要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给他们信心!”

王滢主任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与病人相处的难忘经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病区收治的一个产妇,这名产妇当时刚刚生完孩子就被收治到江夏区人民医院,她刚刚出生的龙凤胎宝宝被收治在中南医院的新生儿科观察,10多天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这个产妇的心情非常低落,一直在哭,她真的是太想念自己的孩子了。换班后,我找了很多人帮忙打听这名产妇孩子的情况,最后终于联系到了中南医院的新生儿科,还拍到了龙凤胎宝宝的照片。第二天,当我把照片给这名产妇看的时候,这个妈妈久久地注视着照片,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切都还挺好的时候,她的心情变得开朗了,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疫情期间,大家都经历了很多,作为医务人员能为他们做一点事,我们也都很开心很感动!”

采访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受感动和鼓舞,虽然我们还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一个学生该做的事,同样也是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六(2)中队 沈哲文

2019年末至2020年的春节,一个原本是中国传统里一年当中最最重要的节日,却成了大家与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时期。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医护人员们的很多感人故事,其中,钱文涵问:“叔叔阿姨,能和我们讲讲在武汉和病人相处过程中,令你们最难忘的事情吗?”这件事,使我记忆深刻。

我深深地记住了王滢主任的回答,她跟我们这样说的“当时,在武汉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感人的事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病区收治了一位产妇,这位产妇刚刚生完孩子就被收治到了江夏区人民医院,她刚刚出生的龙凤胎宝宝被收治在中南医院的新生儿科观察,已经10多天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了,这个产妇的心情非常低落,一直在哭,她真的是太想念自己的孩子了,换班后我找了很多人帮忙打听这位产妇孩子的情况,最后终于联系到了中南医院的新生儿科,还拍到了其中一个龙凤胎宝宝的照片。当我把照片给这位产妇看的时候,这个妈妈久久地注视着照片,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 一切都还好的时候,她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了,也开始积极的配合治疗了。疫情期间,大家都经历了很多,作为医务人员,能为他们做一点什么事,我们也都很开心,很感动。”

听完了王滢阿姨的发言后,我也有了很大的感受:在当前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舍小家为大家,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面胶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是有了像他们一样的一大批人在为抗击疫情而无私奉献,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到底,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战的!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六(2)中队  贾恩忻

今年寒假,我们少先队开展了“红领巾云寻访活动”,希望我们利用网络工具在线“寻访身边的党员先锋”学习身边党员的模范先进事迹。当我看完活动要求的时候,我的心里闪现出那张在新冠疫情以来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出现的“最美逆行者”的照片。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疫情以来,战斗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我们“红领巾云寻访活动”小组一共有5名成员,同学们也都非常想知道这些“逆行者”们的故事,想听他们讲讲去武汉支援的经历。

我把我和同学们的想法告诉了在医院工作的妈妈,妈妈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帮我们联系了两位前往武汉支援过的先锋党员。他们一位是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第一批支援武汉抗疫的先锋党员:院感科王滢阿姨,另一位是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第二批支援武汉的抗疫先锋党员:急诊科叶珣叔叔。

我们的线上采访约在了1月30号的晚上19:00,那天,同学们都早早吃好了晚饭,提前10分钟进入线上会议室等待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的到来。19:00两位先锋党员准时进入了线上会议室。

同学们和我都是第一次进行线上采访,大家都很紧张,一开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还是两位先锋党员主动打破了尴尬的局面。王滢阿姨非常和蔼地对我们说:“很高兴通过云采访的形式和同学们见面,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随便提问”。在叶珣叔叔的鼓励下,小组成员丁逸雯首先开始提问:“叔叔阿姨,能给我们讲讲你们去武汉支援的经历吗?”

王滢阿姨告诉我们她是苏州市第二批、市立医院北区第一批前往武汉支援的队员,当时是深夜接到需要她去武汉支援的消息,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了,她说能够在这么危急的时候为疫情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是每个医务人员的本能。王滢阿姨这一组队员被派往武汉江夏区人民医院。几乎没有任何的休整时间,所有队员就开始接手救治工作,紧急投入到救治新冠病人的工作中。那一刻,所有的医务人员只有一个信念,尽自己所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叶珣叔叔说他是市立医院北区第二批支援武汉的抗疫队员,他们一共有6名队员一起前往武汉。到达武汉后也是立即接管了病房,开始救治工作。叶珣叔叔负责的是重症病区,这些病人都很危重,当有些重症病人症状无法缓减时,医生护士的心里真的很难受,对新冠疾病进展的不了解,让所有医务人员都很焦急,那时候他们真的感觉自己好无力,只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能力,救治更多的病人。

叶珣叔叔说很多人把抗疫的荣誉都给了医务人员,但在这场疫情中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在各行各业,在每一个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第二个提问的是沈哲文,他问道:“叔叔阿姨,你们去了武汉,你们的孩子怎么办呢?他们是不是特别想念你们” ?

王滢阿姨说前往武汉支援的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有还没结婚的年轻人,有孩子还很小的医生护士,也有年龄较大的专家……她的孩子还小,才上幼儿园。在武汉的时候,她每天都会和孩子视频通话,每次视频时孩子都会问:“妈妈你在哪里?怎么还不回家?”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想念。但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慢慢地也就放下了。孩子也慢慢习惯了。王滢阿姨告诉我们,当孩子离开妈妈后,他们自己会变得独立,变得坚强勇敢!

叶珣叔叔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大,她今年也读六年级。新冠疫情暴发后,有着非典一线抗疫工作经历的叶珣叔叔就已经做好了抗疫支援的准备,家里人都很支持,孩子也很理解。叶珣叔叔说医生就是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在武汉的日子,他每天都会用微信和女儿聊天,女儿还通过视频给他弹钢琴帮他解压。

接着钱文涵问了关于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问题。

程浩威问了两位抗疫英雄在武汉和病人相处过程中的情况。

我问了王滢阿姨在武汉过生日的事情以及关于防护服的问题。

两位抗疫英雄都一一给我们做了解答,我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滢阿姨给我们讲的关于一个年轻妈妈的事情。这名年轻的妈妈当时刚刚生完孩子就被收治到江夏区人民医院,她刚出生的龙凤胎宝宝被收治在中南医院的新生儿科观察,10多天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这个妈妈的心情非常低落,一直在哭,她真的是太想念自己的孩子了。换班后,王滢阿姨找了很多人帮忙打听这个妈妈孩子的情况,最后终于联系到了中南医院的新生儿科,还拍到了龙凤胎宝宝的照片。第二天,当王滢阿姨把照片给这个妈妈看的时候,她久久地注视着照片,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切都还挺好的时候,她的心情变得开朗了,也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王滢阿姨告诉我们当时在武汉,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感人的事情。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我们问叔叔阿姨: “现在很多地方疫情又开始变得严重了,如果疫情需要你们再一次前往疫区,你们还会去吗?”

王滢阿姨说:“如果疫情需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前往疫区。这是祖国的信任,是一个党员的使命,也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

叶珣叔叔说,“如果疫情需要我再次出征,作为党员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义不容辞。学医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我庆幸自己是一名医生,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可以奉献出我的微薄之力!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所该具备的精神。”

采访结束后,同学们都备受感动和鼓舞,我在心中默默地想,长大后我也要像两位抗疫英雄一样,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武汉疫情期间,许许多多像王滢阿姨和叶珣叔叔这样的医务工作中,他们舍弃个人的安危,逆流而上,用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他们的爱心温暖了武汉这座城市,也温暖了整个中国!

我知道还有许多战斗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务人员,他们都是伟大的英雄,是我心中最美的逆行者!



此次寻访让少先队员收获颇丰,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学习先锋是为了将来能成为先锋!

 

上一条:【乐·少年先锋】“疫”尘不然迎开学 净心净力贺百年

下一条:【乐·少年先锋】送你一朵小红花,祝你来年顶呱呱

校长信箱:
jcsxxzxx@163.com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姑苏区广济路86号

学校电话:65334937

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