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少年先锋 >> 正文

寻城记——看得见的姑苏流​水

2022-06-17 作者: 点击:


现代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赞:“姑苏好,流水小桥多。曲拱平梁三百八,三横四直满城波,户户尽临河。” 苏州水多,而这些河流也都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二(5)中队的队员们开展了“寻城记——看得见的姑苏流水”寻访活动,寻访家附近的河流,了解相关故事。

苏州是一座建在运河上的城市,绕城一周的护城河是大运河的航道。城内形成了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运河水呵护着这座城市,也滋养着这座城市。

大运河从南往北,逶迤而来,有一些支流延伸到苏州古城。流水入姑苏,被记起最多的是三条水道。起首是山塘河,其次是上塘河,再次是胥江。



白居易苏州一任,在阊门外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引运河水入城,便利水陆交通,造福了一方百姓。一条山塘河及七里山塘,是这位“姑苏诗太守”留给苏州最美的诗。

春水向东,山塘河和上塘河交汇于阊门。运河水不仅带来满城活水、画意诗情,还带来姑苏繁华。明代唐寅的诗作《阊门即事》写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清代曹公在《红楼梦》开篇描述姑苏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胥江西起胥口,连接太湖、大运河,终点在胥门。胥江是吴国伍子胥主持开挖的运河,年代早于大运河。伍子胥引太湖水入城,是为了更宏伟的阖闾大城,即苏州古城的前身。如今,苏州古城依稀还是当年的样子。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眼底心上熟悉的江南。循着一条条河,读懂这座城。

上一条:花好月圆谢师恩,品诗赏画迎双节

下一条:寻城记——看得见的姑苏小桥

校长信箱:
jcsxxzxx@163.com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姑苏区广济路86号

学校电话:65334937

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