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起于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变化,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近日,金阊实验小学校一(2)班的居老师就带领队员们开展了小雪节气主题的活动。
【小雪习俗我知道】
古有谚语:"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正适宜做香肠、腊肉。于是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风干白菜、萝卜等各种蔬菜,还开始腌制鸡鸭鱼肉以备过冬食用。劳动后的人们看着各种腊肉在阳光下闪着油光,仿佛都可以闻见严冬里那碗腊味饭的甜香。

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在小雪节气这一天吃糍粑。炸得金黄的糍粑,米香浓烈,美味可口,在寒冷的日子里,既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又能给人们带去幸福。身在异乡的人们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乡愁。
《诗经·国风》中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平湖一带农历十月上旬酿酒贮存,称之为十月白,用纯白面做酒曲,并用白米、泉水来酿酒的,叫作三白酒。长兴一带,小雪日开始酿酒,称之为小雪酒。储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这是因为小雪时,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相媲美。
【小雪诗词我会诵】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关注着小雪这一传统节气,他们在小雪留下了自己的生活记录,为小雪的美景吟咏赋诗。居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这些有关小雪的诗词,队员们抄录诗词、吟咏诗歌,做了一回小小诗人,也更深入地认识了小雪这一节气。
【小雪简报我会做】
除了抄录诗词,同学们还充分发挥创造力,用剪贴、手绘等多种方式,制作了有关小雪的小报,在诗情画意中表达了对小雪节气的期待。
通过本次小雪节气的主题活动,一(2)班的同学们对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小雪的介绍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古时它指引人们农耕,现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预知冷暖的指南针,它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的工具,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指引和启发我们遵循时令变化的规律,慢慢找到与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节奏。雪落无声,而学有痕,在这节小雪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深刻感悟了节气课程的独特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