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学校思维活动室参加课题活动。
沈老师带领学生找相同加数的算式,由旧知引出新知。让学生多次感受相同数相加,理解“几个几”的表示意义,进而引出乘法,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引导学生认识乘法时,郑老师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学生探究、感知、交流对乘法的认识,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扎实地建立“乘法”的概念;在巩固环节,通过有梯度、有趣味的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后,老师们进行教学研讨环节,就两节课同课异构的听课感受进行交流。课题主持人杨明媚充分肯定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是青年教师学习和进步的有效途径。沈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专注力强、学习习惯好,并且在教学组织中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郑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整节课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探究味。同时也指出在教学时,在确定一个好的、正确的课堂切入点后,要明确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