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有重要作用。2020年5月13日下午,教科研经验分享会如期而至。张煜瑜主任首先介绍了我校在教科研课题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了进一步提申教师的科研素养,学校邀请了市课题主持人、科研骨干陆怡老师为全体老师就“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做讲座指导。
文献综述是什么
提起文献综述,老师们可能比较陌生,什么是文献综述呢?它其实是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对大量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筛选、提炼,系统归纳既有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
简单来说,文献综述可以分为“综”和“述”两个部分。所谓“综”,就是集“百家”之言,综合整理,包括对文献的检索搜集、整理筛选、提炼归纳;而所谓“述”,就是在阅读所搜集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一家之言”。“综”和“述”这两个部分相互支撑,相互论证。
文献综述怎么写
陆怡老师把自己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六个步骤(图3)
在检索文献这一关键步骤中,陆怡老师强调检索文献时要有选择性。第一是要“新”,科研论文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所以我们在选择文献时,尽量选择近五年发表的论文,比较具有参考性。第二是要“精”,数据库里的文献非常多,如果一页一页去找,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我们要找到那些标志性的文献,也就是在这个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写的文章。利用知网上的被引用排序选项,一般被引用次数比较多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也可以关注发表文章的期刊,一般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比较好。
最后,陆怡老师针对参考文献的几种常见格式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让老师们在听讲的过程中对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次干货十足的讲座让不知道文献综述该怎么写的老师们豁然开朗,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大家的教科研素养,期待陆怡老师的下一次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