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一座温婉动人的江南水乡,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为这里平添了许多动听的声音。
吴侬软语、寒山钟声、小桥流水、熙攘行人……
属于姑苏的声音,都有些什么呢?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五(6)中队进行名为“听得见姑苏声音”的寻访活动。
寻一寻
队员们利用周末时间,来到姑苏的各个角落,寻找城市的声音。
当年张继一首脍炙人口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得枫桥边上的寒山寺闻名天下。虽历经百年聚变,但利普明塔院的钟声却依旧回荡在每一个苏州人的心中。


悠长深巷中,琵琶声嘈嘈切切,吴侬软语唱评弹,平仄婉转,如黄鹂出岫,甚是迷人,一听就是属于苏州的声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园林潺水、小桥流水,还有水与船的碰撞,夹杂着行人的熙攘,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声音同样动听。
最后,队员们来到了苏州最著名的山塘街和平江路,充分感受最丰富多样、最诗情画意的江南声音。
画一画



队员们拿起画笔,将自己寻访所得用线条勾勒、用色彩涂抹,让张张白纸奏出姑苏的声音。
写一写


还有不少队员通过笔尖流泻自己对姑苏声音的细腻感受。吴侬软语惹人醉,声声清音梦江南。队员们在此次寻访活动中,通过多种渠道聆听到了姑苏的不同声音,感受到了家乡姑苏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在新时代中的巨大变迁,为长在姑苏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