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从之,见贤思齐焉。为深入推进学校省级“乐创”课程基地的建设,学习先进前沿的建设经验,在杨明媚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课程建设组来到同为华东师范大学基地校的上海民办彭浦实验小学参观学习。
彭浦实验小学以“适应教育”为办学理念,提出“为未来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前瞻理念,开发出自适性生长课程(IAG课程),是全国民办中小学办学特色示范校。在彭浦实验小学校长王春华的引领下,课程建设团队走进校园,开启取经之旅。

校园创设出集约化的学习空间,每一面墙,每一寸地都诉说着“适应教育”的课程理念。在中西交融的艺术人文中心,一楼的民俗苑、国学社、翰墨轩、陶艺坊氤氲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学生的泥塑作品可以在电炉中烧制成型。二楼的美食教室,陈列如西式餐厅,身临其中可以感受到劳动教育在此如火如荼地进行;近旁的皮革雕刻创意教室中,学生用精湛的皮革雕刻技艺创作出十二生肖、龙图腾、仕女图等等作品,我们不仅讶异于西式技艺竟能与中国故事如此完美地融合,更惊叹学生项目化学习活动在课程中扎扎实实地落地开展。在创客空间群,课程建设组参观了一楼的“发现之旅”,混合型学习空间的温馨设计助力于学生发现问题;二楼的“思维广场”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书籍、电子博物馆等支持;三楼的“创客车间”将ScratchJR、3D打印与建模基础、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制与调试等课程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实证探究;四楼的科学课程博物馆以高内容、高加工和高开发为准则,实现国家课程的跨学科学习与学生习得知识的结构化呈现。在整个参观访学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彭浦实验小学通过IAG课程建设,开发出高品质的课程和学生活动,切实把学校打造成一座科技见长、艺术人文并进、并能培养学生主动应对未来挑战的优质学校。

王春华校长结合学校多年建设经验,为课程建设组一行人讲述了彭浦实验小学十多年来在“适应教育”之路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学校适应教育课程从1.0版本的简单勾勒到如今课程丰富充盈的3.0版本的迭代升级,以及对更加注重评价改革的4.0版本的前景展望,让我们感受到课程基地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是与学校文化同根并茂,与学校未来同频共振的漫漫之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此次访学之行,学习了沪上前瞻的课程建设理念和实操方法,进一步拓宽了我校“乐创”课程基地建设的工作思路。学校将依此为契机,深耕“乐创”课程基地建设,续写三乐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