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耕“乐创课堂”,丰富教学实践探索,学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吴刚教授指导“乐创课堂”的建设。我校“乐学•六专”好教师团队成员先行先试,通过对语文和美术学科的“乐创课堂”教学观察,深化我校对“乐创课堂”的研究。
语文青年教师施晓澜执教三级《搭船的鸟》一课。施老师以“小记者招聘”为情境贯穿课堂,巧妙利用学习任务单推进课堂,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观察”,以习文炼法指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外形,用迁移学法聚焦捕鱼时的动作,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小动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吴刚教授认为,这堂课与校“乐创课堂”的结构一致,环环紧扣,还对于课堂细节的把控提出了很多宝贵可行的意见,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高。
美术青年教师杨远航执教《飞天》。课堂围绕不同时期敦煌飞天的特点开展教学,结合“乐创课堂”模式,创设“九色鹿——莫高窟——飞天”的情境教学,带领学生通过“数字敦煌”走进莫高窟,身临其境感受敦煌飞天艺术。吴教授肯定了本节课的情境代入形式,美术课能够结合音乐、历史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体现了“育德于美,美中育人”。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评价”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能够自主反思总结,加强师生互动。
“乐创课堂”在从模型到实战的一步步探寻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杨明媚校长凝练出“情境”与“互动”两大关键词作为“乐创课堂”的基本要素。情境设计的要求能促发教师更好地开发出探学素材,帮助学生进入寓学于乐的学习状态。追求互动的课堂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交流、探索,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情境”与“互动”流淌的“乐创课堂”中,学生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在不断的反思中淬炼高阶思维,形成创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