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课堂为根。小初衔接高效落地课堂,提升教师衔接的意识,提高衔接课堂的质量。2024年5月16日,“贯通融合协同——‘幼小初’衔接区域实践”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以同题异构的形式进行教学研讨,小学中学教师共同探究美术课堂教学如何高效开展。我校全体美术教师全程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首先,吴梦蝶老师和夏正娥老师同题异构,执教了《拟人化的动漫形象》。两位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设计,从不同的情境创设到学习任务的表现,但是课堂氛围都非常热烈,学生们也从课堂中学习到了,拟人化的形象该如何设计。顾雯老师和钱品花老师也是同题异构,执教了《戏曲人物》。两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色,从不同立足点对苏州非昆曲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讲解与演示,也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有了丰富的体验活动,从中理解传统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在老师们展示完课例后,市教研员范小虎老师对小初课堂建设提出了建议。强调了系统化、模块化制定小初美术学科课程建设规划,聚焦小初美术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后,我校美术组老师开展了深入研讨,一致肯定了尊重学生的美术体验、引导从体验中自主探究新知、以美术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美术课堂的重要性。艺术对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或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双减”背景下,美术教师最大化地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能效,让美育教育提升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