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学校思维活动室参加课题活动。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青年教师张楠带来了《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小猫钓鱼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从竖式计算中,总结计算乘数中间有0算式的计算方法。练习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得到了思维的锻炼。整节课课堂思路清晰,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接着,陈洁老师进行了《四舍调商》的课堂教学,围绕“四一班同学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让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需求中探究算法。随后将将计算的过程重置于例题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了算理。通过对比练习,习题对比,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度。本节课算法与算理齐头并进,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表达,学生乐在其中。
课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课题主持人杨明媚杨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课堂教学要“活”起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水平适当改编教材,既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在乐创课堂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可以是“一道题目”“一个故事”“一个游戏”……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可以更多样化,鼓励学生踊跃表达,从而达到“不教课堂”。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两节基础扎实的课。让教师们明白,课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更加多元化,是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践行“不教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