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姑苏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教育环境,倡导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通过《“乐”游姑苏 “创”想未来》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力,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本次培训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吴刚教授、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教育督导处赵建康处长、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范蓉老师莅临指导。
陆晶老师执教六年级《姑苏水——姑苏水韵俏江南》一课。带着孩子们从《忆江南》开始,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去探知、去了解白居易与苏州、与山塘的渊源。以同学们熟知的山塘作为主线展开,从忆、展、唱、赏、奏、演六个环节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课堂以歌唱教学为主,与历史人文、地理、诗歌、绘画等进行适度融合。在民歌《姑苏风光》的学唱中,体会“一字多音”的柔美特色,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体会江南音乐婉转、绵延的特点。
吴刚教授充分肯定了“乐创”教学的持续探索,是基于姑苏地域文化传承的一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在具体评课环节,他指出,教师能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姑苏水乡风情,通过“摇橹”等具身表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深度体验。赵建康处长高度评价了本次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他指出,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显著效果。这样教师培训活动紧贴教育改革的趋势,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