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海探航 >> 研训活动 >> 正文

《小学“科学+数学”综合式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课例展示活动

2024-12-16 作者: 点击:

秋之美,在于丰收与灿烂;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进一步推进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落地实施,深化我区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研究,助推学科教师的成长。2024年12月15日,姑苏区吴涧石名师工作室与高新区科技城教育集团以及金阊实小《小学“科学+数学”综合式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组织“基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暨《小学“科学+数学”综合式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课例展示活动在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举行。

金阊实验小学的郭莉老师首先执教了《用水计量时间》一课,郭老师通过回顾古代计时工具引出课题——用水计量时间,随后通过任务的发布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设计水钟,随后测量计时30s所需水量,并预测计时1分钟所需水量,由此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自然而然的引出对水滴流速和水位高度关系的探究。随着课堂的深入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或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探究,从而深化对科学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随后,苏州科技城彭山实验小学校的张婧玥老师执教了《不简单的杠杆》。张老师设置校园小道被石头堵住无法顺利通行为情景导入,创设如何快速移开石头的任务驱动目标。提供杠杆作为协助工具,探究利用杠杆如何撬动石块的原理及多种情况分析,拓展生活中的杠杆实例,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能力。

紧接着,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陈友明老师执教了《摆的快慢》,陈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蛇形摆,使学生聚焦问题——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老师细化实验步骤,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最后拓展环节出示一个神奇的摆——小猫摆锤,通过改变小猫的方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摆锤的重心问题。整节课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逐渐培养起敏锐的问题意识,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苏州市姑胥小学校的杨宇新老师执教了《磁铁的两极》。杨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用一根回形针探究发现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大小不同,再逐层深入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多个回形针比出磁力大小。杨老师还进一步利用铁粉的细小、轻特点让学生发现条形磁铁中间磁力小。最后的拓展环节,学生对碎裂的磁铁是否仍具有磁极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充分调动了二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与探索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后,针对四位老师的课堂表现,评课代表们指出了各自的不足与闪光点。例如,在某些课堂中,教师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而在另一些课堂中,教师则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有趣的互动,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点评既客观又具体,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最后,吴涧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教师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尝试。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教师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建议,也深刻认识到了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研讨活动的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跨”学科之趣,“研”融合之道

下一条:规范教考制度,灵活有效命题

校长信箱:
jcsxxzxx@163.com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姑苏区广济路86号

学校电话:65334937

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