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的学习在数的概念建立中至关重要。从自然数到分数再到小数,数系的每一次扩充都是学生认识的一次飞跃。新课标已经发布,五年级的新教材还未与老师和学生见面,在这个过渡期如何围绕新课标,用好旧教材,是本次课题活动的重点。
石芳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从学生课前调研的生活中的小数开始,结合生活情境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体会数位顺序表逐步扩充的意义,在认识一位小数时,让学生展开了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充分探讨、深度交流的基础上,生成了三类问题,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台上讲解,相互补充,达成一致观点揭示小数的丰富内涵。
单娟老师《小数的意义》一课,从数数开始,让学生回顾整数的学习中利用数学理解了整数的意义,从而引出小数是不是也能这样数呢?从学生熟悉的“米尺”和“人民币”引出一位小数,让学生感受小数能让生活中的事情从模糊走向精准,理解小数的真意义是细分单位,从数学和生活两个维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小数的价值——为了精确化的表达,最后介绍了古代小数分历史和奥运会中的小数。
两位老师的两节课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体验与小数有关的数学学文化,进一步提升数感。
课后,课题组成员一起交流了对这两节课的想法,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次研究就是一次成长之旅,全体成员仍行走在研究路上,且思且行且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