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打造先进物理空间基础上,加入课程要素,使教育场景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学习空间?
12月9日,在金阊实验小学校的云体验中心、云教室、未来教室和科学教室如火如荼展开了一场教学盛宴。
本次活动围绕“在场学习”这一主题,金阊教育集团内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的老师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


张楠老师执教的数学课《我们身体上的“尺”》在充满未来感的云体验中心进行。引入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通过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认识拃、庹、步等身体尺。最有趣的是,张老师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局限,营造了实体场景——“豆豆的家”,让小朋友们用自己认识的身体尺去测量家具。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场景为学生搭建了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具身学习的平台,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金筑实验小学的刘莹老师执教《认识时分》。这一节课刘莹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在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用小时钟道具,让学生动手拨整时,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

刘琳老师执教的英语课《Unit 8 Christmas》则抓住圣诞主题布置教育场景。教室里挂满圣诞彩旗,同学们各个戴上圣诞帽,教室前面还有一棵大大的圣诞树,通过装扮教室环境,营造圣诞节的情境,让学生的身心都进入了圣诞场景中。最有意思的是,通过圣诞树商店,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Can I help you ?I would like to buy…/ I want to buy…”等句型,还了解了圣诞节的文化。欢乐的节日场景把学生带进了幸福的节日现场,收获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金筑实验小学的丁雯婷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课《Would you like a pie?》。丁老师利用相关动画歌曲导入野餐话题,用音视频创设了公园野餐的情景,采用了猜谜游戏教授新单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利用chant操练“Would you like ...? Yes, please. / No, thank you.”等句型。最后环节,丁老师创设圣诞节派对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编对话,老师分发小蛋糕礼物,学生在寓学于乐中掌握了本课知识。


陆风仙老师执教语文课《海底世界》。海底,是离我们多么遥远的地方啊!陆老师就利用VR技术,呈现3D场景,带领孩子们身临其境般地潜入海底,看了看海底深处的样子。同学们对这样的新式课堂,这样的新式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拿起VR眼镜开始体验。VR展现的3D虚拟场景把海洋带到了学生眼前,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海底世界后,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进而落实到写上。这样深入教育场景的微创新课堂,真正地为儿童的学习体验作服务。
八一小学的潘瑶倩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潘老师围绕“在场学习”这一主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整堂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聆听声音,沉浸在大自然的世界中,直观感受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在此基础上,老师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风、水和动物声音的奇妙,从而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陈芷苑老师执教科学课《运动与摩擦力》。陈老师善于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多种实验工具创设教育场景。陈老师以物体在砂皮与衬板上的不同表现引出“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摩擦力大小的关系”问题,随后让学生用测力器测试笔袋与桌子间的摩擦力,最后再用钩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场景中,训练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金筑实验小学的张艳老师执教《像火箭那样那样驱动小车》。张老师由火箭发射的场景导入,创设学生集体发射火箭气球的场景,引发思考:是什么让火箭气球上升的?由此引出反冲力的概念。张老师还联系生活中运用反冲运动的场景,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办法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学生开始制作气球小车,先让小车动起来。再模拟赛车场景,让小车在跑道上飞快行驶。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场景中认识反冲力。
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将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探索场景学习的有效路径,实实在在地开展教育创新。

本次活动还有幸邀请到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研宣中心专家储昌楼老师,储老师为集团内骨干教师带来了《基于教育4.0全球框架的乐创课程》专题讲座。储老师从场景革命与未来教育说起,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前瞻性。储老师从场景与空间、场景与目标、场景与技术和场景与人四方面介绍了场景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场景的提出推动教育教学策略的改变,进而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场景学习中能获得更为积极的学习体验。储老师讲座中重点提及的在场景学习的沉浸式、交互式、趣味性、跨学科和创新性五个方面为老师们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次活动虽已结束,但对教育场景的思考与实践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