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航促发展,深研笃思促提升
近日,我校“乐创”项目组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吴刚教授莅临指导,围绕本学期活动计划安排与《“乐创” 教学的实践探索》书稿审阅两大核心议题,开展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交流研讨活动,为学校“乐创”教学实践研究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乐创”项目组与吴刚教授就本学期“乐创”系列活动计划展开深入沟通。双方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学生发展需求及过往活动经验,从活动主题设计、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细致探讨,为合作项目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杨明媚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暑期精心整理的《“乐创”教学的实践探索》书稿。该书稿系统梳理了学校在各学科实践、课堂教学及社团活动中积累的 “乐创” 教学经验,收录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吴刚教授逐章进行审阅指导,对书稿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书稿中的案例真实展现了师生在 “乐创” 教学中的互动过程,清晰呈现了师生“在‘乐’中激发创造勇气、在‘创’中积蓄成长力量”的完整历程,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乐创”教学实践中的扎实积累与创新探索。

在交流过程中,学校 “乐创” 项目组提出了当前面临的难点——第七章 “乐创” 教学中的学习有效性评估。项目组在从实践经验转向成果梳理时遇到诸多困惑。针对这一问题,吴刚教授当即展开针对性指导。他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课堂提问的设计”两个关键视角切入,结合书稿中的已有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科学设计“乐创”教学中的学习有效性评估体系。他强调,清晰的学习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期望说明,并为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指导;课堂提问的设计则要在教学中系统地使用布鲁姆分类法的六个认知层次,这不仅提升了学习质量,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此次吴刚教授的指导为学校“乐创”教学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以此次指导为契机,“乐创”项目组将带领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深入学习学习有效性评估的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对“乐创”教学中学习有效性评估的研究。同时,团队还将持续充盈案例研究,将理论学习成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完善“乐创”教学评估体系,切实实现对“乐创”教学实践研究的全流程闭环,推动学校“乐创”教育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