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进一步强化区教体文旅委相关工作要求,推进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的有序开展,有效积蓄德育力量,充分发挥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示范辐射作用,2023年11月13日,苏州市魏红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不负韶华,书香同行的好书推荐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及课题组所有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工作室成员们纷纷分享了自己有感想的好书。
书籍名称:《与一线老师谈科研》
推荐人:钱春琪
书籍介绍:
《与一线老师谈科研》这本书是苏忱老师编著的,共分为十三讲,聚焦与一线教师谈“关于教育科研那些事”。本书根据教育科研活动的步骤和环节,结合具体教育科研活动案例,从搜寻资料、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总结经验、开展教育调查、进行教育实验、开展质性研究、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结题、教育科研成果展现、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与推广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为一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观念上、方法上和技术上的指导。
荐书理由:
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今天,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线教师要不要做教育科研?教育科研难不难,教师做科研行不行,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们。在《与一线老师谈科研》书中提到,教育科研是帮助人们了解教育本质,了解教育与人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教育科研又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苏忱老师说,教育科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教育科学、变革教育实践、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工作母机”这四个方面。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可以带来无数功效,最根本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探索教育研究规律,依循教育规律办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较大程度提升一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书籍名称:《教师的语言力》
推荐人:潘丽婷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一本辞典式的应用方法手册。书中将师生沟通分为5个类别,提供了21种场景实例,讲解了50种方法。其中5个类别为:夸奖、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21种场景涉及了:学生不做作业、迟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等教师会遇到的实际问题;50种方法包括:目标法、选择法、想象法、发现法、扩大法、收束法、原因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都配有场景漫画图、对话实例和具体的语言用例。
荐书理由: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一句话说得好可能会成为学生的一道光,给学生带来勇气,激励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力,而不合适的话语可能会给学生造成阴影。因此,希望老师和家长都能拥有语言的力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书籍名称:《人间草木》
推荐人:黄铭娴
书籍介绍: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文集,他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的乡土味。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饱涨着雨水的花骨朵,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联大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师友,亦或是无喜无悲,无欲无求,闲得自乐的贫民百姓……汪老总是以一颗豁达的心境,写出了人间的美好与灵动,他的一生对生活投入了万般真情,才赋予文字纯真的生命,正如他自己所说“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荐书理由:
汪老散文,多记生活琐事。而作者细腻的心,使琐事之中无不充盈着人情与诗韵。闲时一人,淡茶一壶,看窗外晴明的天色与轻浮的云纹,漫翻两页汪老的散文,可谓清雅矣。目行字间,影影绰绰,可感一种深厚而静穆的气韵,沉淀入心,衍化于心,洗刷了污浊与喧嚣。这样的散文不是生活甚至生计所必须的,但它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汪老的散文没有过多的隐语或道理,他用一支淡笔,从那个纷乱的年代走来,引你窥见人间之美,生活之趣。生活不只是工作、学习,在枯燥的日常里挤出一泓“源头活水”,润泽自己枯涩的心,是极可贵的能力。书中清泉缓缓而来“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了你;那一年,花开得极好,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我想说,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还好,让我遇见你——《人间草木》!
书籍名称:《主角》
推荐人:李一雯
书籍介绍:
《主角》是陕西作家陈彦先生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一部作品。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
荐书理由:
最初翻开这本书是因它是第十届茅盾奖获奖作品,带着一种应该是一部好作品的期待,翻开第一页读了下去,确实整部作品给人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的感觉!仿若看了一场时代变迁的大戏,速度太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十年二十年光景,烧火丫头易招弟变成秦腔小皇后忆秦娥,小人物刘四团儿成为了挖煤的刘老板,传统戏曲也被霹雳舞、太空步给取代了。从时间轴上看,这部戏太大了,大到会为了近百年秦腔的兴衰起伏而高兴而惋惜,为传统艺术的失传而遗憾,为艺术人的痴、狂、傻、癫而钦佩不已;然而,从人物角色上来看,这部戏也太小了,就一个只会用手背捂着嘴笑的易青娥把戏从头唱到了尾,小半生就只傻不楞的围着练功场、舞台下苦功夫。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女子映射出了那个时代无数文艺工作者的身影。这部书填补了传统文化流失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也能够唤醒我们真正静下心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去欣赏它、喜爱它。看完整本书以后,也会对于陕西的风土人情,方言口语有很深的印象,同时提醒我们思考,到底谁是生活中的主角?怎样才能成为生活中的主角?
